這次我要分享的是「決定事情的速度」。從以前到現在很多台灣人說工作時候決定事情時台灣人的速度快、日本人好慢。我聽過好多次可是針對這個事情我看台灣人和日本人的基本看法稍微不同。例如台日合作要開始做一份新的工作台灣人的看法是趕快走出第一步、越快越好,但日本人的動作沒有那麼快。以台灣人的標準來說很慢會錯過機會。可是日本人的看法不太一樣,日本人的看法是做事情盡可能考量到「細節」。先這麼做可以避免失敗或損失,他們心裡說像台灣那樣做的話很容易引起失敗、有點看不起台灣的感覺。總而言之雙方以為自己的做法比對方好。
剛來台灣的時候的我當然支持日本人的想法,從小在日本受到教育一定是這樣的所以跟其他很多日本人一樣認為台灣的做法不行、很容易引起失敗。可是這幾年想法不一樣了,現在這個時代如果要成功我覺得用台灣的做法比較適合,現在是大家注重速度的時代。
我在大學的時候讀過一本書,這本書有寫「松下幸之助的金言」他是panasonic的創始人。panasonic以前在台灣叫做「國際牌」,書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企業家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就要開始動作」我對這一句的印象很深刻到現在還記得。他的意思是說等到80%雖然失敗的機率變小但這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要失敗,所以等到80%剛剛好。可是松下幸之助說百分之六十要開始、不要考慮太久。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新鮮的想法,狀況這麼不確定時候也可以開始,不過對台灣人來說松下幸之助的這個金言也許是理所當然、沒什麼金言的感覺吧。
再介紹一個給大家肯定趕快動作的「first chess理論」硬要翻成中文的話是「第一西洋棋理論」這是這一兩年在日本的網路上有人介紹的理論,簡單來說是下西洋棋的時候思考五分鐘之後下的一手和三十分鐘之後下的一手86%是一樣的。這意味是用直感想到的和花時間謹慎思考的結果沒有差很多。既然如此先做然後如果失敗了再修改,這樣不但可以省時間還有成功的機率也會提高。我想最近大家越來越重視「速度」,速度慢就沒有機會,等到有完整的準備之後再開始這樣的做法現在已經不流行了,可是很多日本人喜歡。三十年前我批評台灣的做法現在我自己改變想法了,賭賭看不然機會就跑掉了。
不管判斷還是動作,「速度」很重要。我剛開始做youtube的時候忠心感到它的重要性。現在很流行的「藍海」這個詞,意思是早開始的人競爭則少。這個時候開始做事可以佔住好的位置。相對的,晚開始的人市場已經飽和無法佔到便宜。我對youtube有興趣沒有馬上開始,那時候一直觀察盡量、多找資料研究為了不要失敗,完完全全是日本人的基本想法。這樣繼續做差不多一年,這期間很多人開始做youtube,我是從他們的後面出發結果然藍海變成紅海了。就好像跑馬拉松裁判鳴槍要出發,在我的前面有一大堆人擋住我往前跑,一直跟著好多人的後面慢慢跑的感覺。頻道發展不起來我很後悔,如果早一年開始我想現在狀況完全不一樣。更早開始的話更好,但我以傳統日本人的想法:先準備、觀察、研究、還要問別人,拖了很久都沒有開始因為太擔心失敗。
如果看這個影片的人當中自己想要開始做youtube的話我建議趕快開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藍海」但總比再晚開始好。順便說一下不是為了不要失敗而是為了太重視品質而不能開始這也不行。品質沒有完整也沒有關係,先開始、先做再說這個也很重要。我的工作是寫稿,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寫出來的文章品質很差,那時候只有一個東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多寫,只有寫很多才會有進步、可以解決問題。所以重要的還是趕快開始,之後不斷地修改。
「馬上開始,失敗的話重新再做。」頭腦裡面了解這個邏輯,可是我想對日本人來說這個還是很難做。這個想法沒有那麼容易改變,可是說很難也要改不然以後沒有活路了。因為以後的網路社會變化的速度很快,慢一步就落後、很容易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