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跟你們分享的是如何設定相機,這次主要會分享光圈、快門、ISO,如果你是攝影新手或者是你希望可以自己錄製影片的話就可以參考看看!
首先我們錄影第一個就是要把相機轉到錄影鍵,錄影大家最需要知道的ISO、光圈、快門這三個就是要調整你的相機的光線。那相機裡面的中間這邊有一個F4.0它其實就是光圈,那如果你的光圈越大就代表越亮如果光圈越小就代表越暗,這邊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光圈越大數值越小就代表它是越亮的光圈越小,那光圈越小數值越大就表示它是越暗的。
相機我們可以把它比喻成我們的眼睛,光圈的部分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是我們的瞳孔,像我們平常如果在比較暗的環境裡面的時候我們就會希望可以亮一點我們要看到比較多光線,所以你的瞳孔這時候就會放大變成比較大圈的樣子,就像我們的光圈你把它開的越大數值越小的時候,那這個時候你的瞳孔就已經放大了你就可以在比較暗的環境中看到比較亮的光線。另外我們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的光圈越大的景深就會越淺,像你們看有些光圈點如果看到F1.2那個景深就非常地淺,它對焦的地方可能就一點點然後後面都是糊的,那這個部分也會跟我們的鏡頭有相關。
接下來是快門的部分,打開相機可以看到左下角會有一個1/60這個大家也可以把它比喻成眼睛,這個1/60我們可以想像成我們眼睛眨的速度,像你眼睛是閉著的是暗的、眼睛張開的時候就是亮的,所以我們相機這個1/60就代表它的進光的程度下。我們如果設定1/1000是不是就是非常少的光線會進來所以相對就會比較暗,那如果你這個時候設定到1/30或者是設定到1秒這時候光線時間比較長所以就會比較亮。舉一個例子:我們平常如果是在拍照時候大家常會去拍車軌或者是會去拍一些星空的星軌,這個部分我們常常就會架腳架然後把你的快門用慢快門的方式去捕捉這個很暗的環境中星星移動的軌跡或者是遮子移動的軌跡。那你想想看,車子移動速度非常快那我們的相機如果你設定成2秒,那這個時候2秒快門都是開的然後車子從這旁邊經過你就可以捕捉到車子動的軌跡。
但錄影的部分比較需要注意到的就是通常影片是有好幾張的靜態影像去組成1秒的,通常我們的影片比較多會設成30格就是你們看到的30 FPS Frames per second這個部分也就是30張影像組成1秒,所以說1秒需要30張靜態的影像去組成那我們這個時候設定就需要1/30以上,那如果你沒有設定成1/30的話就會常看到影片一格一格的好像有點延遲,我們都會稱作為它有點掉格的這種感覺。
最後一個調整影像的亮度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感光度就是ISO,它就像我們的視網膜一樣可以感受到的亮光程度,感光元件它就像我們的視網膜一樣就是不同的物種可以看到的亮度也會不太一樣。像貓頭鷹牠就可以在比較暗的環境中看到物體,所以就像我們的ISO如果一直往上開就會越來越亮的意思,ISO越低就是越暗、越高就是越亮,這邊比較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我們通常在錄影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把ISO一直往上開因為往上開就會有一點點雜訊。
以上三個ISO、光圈和快門就是我們平常在設定相機的亮暗度會需要注意的,如果你希望可以三個都要調整的話記得要在錄影的時候把模式設定成M模式才可以三個都調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