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了人生中第一間房子,這次要跟大家聊聊買房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以及買房契機!
買房契機是因為疫情期間一直悶在家裡,覺得待在那麼小的地方真的不是很舒服,所以想要換個空間比較大一點的地方,但是空間比較大的地方的房租其實幾乎就已經可以繳得起一些蛋白區的房貸了,所以我們想說那不如一邊看看房子稍微參考一下。
因為我的老家是在新竹所以本來是有想說要不要回新竹鄉下置產,但是我們新竹人都知道新竹的房價真的是非常誇張!但我本來以為只是在一些比較都會區的地方會比較誇張,但是這幾年是連鄉下地方房價都漲起來。再來我發現新竹鄉下一些蛋殼區的房價可能是跟新北蛋白區差不多的,而且甚至可能價格是更高的,所以後來決定主要看新北的蛋白區。
我們看房的區域是新北的蛋白區都有看,但是比較蛋殼區的地方就沒看。會看這些地區主要也是因為價格相對沒有那麼高,但是這幾個區域的價格也是存在差異的,所以就是要去看當地環境、屋況、物件的形式就會看出之後要專攻哪一區。
我們看房子主要有幾個先決條件:
一、有景觀。
二、空間大。
三、採光好。
四、周邊環境。
五、獨立庭院。
因為我們有養狗所以還是希望有獨立庭院,只是最後我們買的不是有獨立庭院的房子,但是樓下還是有庭院的。
所有條件裡面我們會放在第一位的是「空間大」這件事情。
像我是在家裡工作所以我需要蠻大的工作空間也需要儲藏空間,另一半是畫家所以他在家裡也需要可以讓他能夠放鬆、舒適地畫圖的空間,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在所有條件裡面比較不能妥協的,也原因為這一點的關係所以我們基本上不會去看太新的房子,因為太新的房子通常實際坪數都會比較小,可能有1/3以上是公設但是我其實不想要花那麼多錢在買公設上面。
我覺得看房子就是必須要多看,你沒有多看的話就不會知道說你覺得不能夠捨棄的是什麼、你覺得可以放棄的條件是什麼。
在看完蛋白區之後我們最後是選擇的淡水區然後比較靠河的這一側,很多人聽到淡水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不會很塞車嗎?塞車的時候怎麼辦?」因為我本身沒有很常出門,如果有出門的話都是搭捷運、公車,我的另一半需要出門工作的時間通常不會是尖峰時刻,所以基本上都不太會在尖峰時刻出入這個地方。
大家還有一個刻板印象是:「淡水不會很潮濕嗎?」
我必須很老實說,我本來在看房前就認為淡水很潮濕,但是我們實際在新北蛋白區看房之後我才發現,在我們看的這幾個區域裡面淡水竟然是最不潮濕的!我們看了一年多然後各個季節我們都有去看,其他地區例如新店80%~90%都是下雨天,雖然有沒下雨的時候但是都很潮濕。汐止的話就是超潮濕,每次去都下雨沒有不下雨的時候。反而是來淡水的時候只有兩次有下雨,而且我們來淡水看的次數比其他區域更多。
有些靠河岸的這一側我們也有去看過一些物件,大樓比較低樓層的那真的就會比較潮濕因為它又對河面,樓層比較低的話濕氣可能會比較散不掉,所以至少要選六樓以上。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找淡水靠河岸這一塊的話也可以是從大約六樓以上去找,但是低樓層有個好處就是會比較便宜。
新北蛋白區我們除了新店、汐止、淡水之外我們還有去看八里,八里也是天氣都蠻好的,大環境是沒有那麼容易下雨,可能也跟淡水靠河這邊一樣比較低樓層、比較會有反潮跟潮濕的問題。但是八里我們比較沒有那麼喜歡是因為八里很多房子的樓層真的都太高了!再來就是八里有很多物件的棟距真的很近,所以我們會覺得整體的環境沒有那麼地舒適。
以上是我們這一年多看房到最後買房的過程,提供大家買房參考!